【產后康復 到東方】 盆腔臟器脫垂,女性難以言述的煩惱
盆腔器官脫垂,
你必須知道的一些事兒
近日,我院婦科門診來了一位52歲的夏女士,因為下身總是莫名其妙掉出來一塊“肉”感到很困擾,思考再三決定前來就診。
夏女士說,出現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年了,開始的時候“掉出來”的東西像鵪鶉蛋大小,休息時候還能回縮,可是慢慢越變越大,現在已經有鵝蛋大小,同時還有漏尿的情況,晚上起夜次數變多,大便也不順暢,不能走路,不能久站,平時都不敢出門,甚至也不敢告訴家人…經診斷,夏女士是典型的盆底器官脫垂,屬于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一種類型。
生活中,你可能有這樣一些困擾:
走路時有明顯下墜感,久站后下墜感明顯加重,
但臥床休息后卻明顯減輕
蹲在地上手時常會觸摸到下體有很光滑的東西
尿頻、尿急、憋住不尿
經常排便急迫、排便困難
便秘
性欲缺乏
……
小心,這些癥狀可能都與盆腔器官脫垂有關!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是因為盆底組織松弛或功能障礙,對其承托的盆腔器官(子宮、膀胱、直腸)喪失了支持功能,導致盆腔臟器出現功能障礙,表現為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大便失禁、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痛等。妊娠、分娩為其最主要的病因。
疾病初期表現為偶有咳嗽、噴嚏、大笑、提重物時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陰道松弛致性生活不滿意等。如果此時不做任何盆底訓練及康復治療,隨著年齡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變得松弛,癥狀會越來越嚴重。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尿失禁,有的甚至發展到膀胱子宮脫垂等。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首選盆底康復治療,當出現盆底臟器輕度脫垂時,是可以通過盆底康復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的。當盆底臟器發展為重度脫垂時,只能通過手術來治療了。
其實,人到一定年齡身體的任何零件都在悄無聲息地退化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劫”。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對于我們每一個有妊娠分娩史的女性而言,都存在獨立的高危因素。
日常生活如何保護盆底肌呢?
盆底肌松弛,可能會導致盆腔器官脫垂,包括引導前壁膨出、膀胱膨出、尿道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脫垂等問題。如果有出現以下癥狀,如陰道口摸出腫物、大笑漏尿、憋不住尿、排尿困難、陰道松弛、排便無力等情況,患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平時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盆底肌。例如:
1、避免提、抱重物
當我們提、抱重物的時候,對我們腹部的壓力很大,不建議提、抱超過20斤的物品。
2、減輕體重
腹部的脂肪越多,腹壓就越大,會給盆底肌增加壓力,導致膀胱和子宮移位,就容易出現漏尿的情況。
3、預防便秘
當我們用力排便的時候,尤其是蹲廁,瞬間的腹壓會盆底肌帶來很大的風險。
所以產后及時進行盆底功能檢測及康復訓練尤為重要。越早訓練,效果就越好。上工治未病,產后盆底康復,真正的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