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修復和骨盆修復,都有什么區別,分別都有什么效果呢
最近查看了很多留言,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產后的寶媽們腦袋里似乎有這么一個邏輯鏈:產后漏尿/松弛=盆底肌損傷→需要做盆底肌康復;盆底肌康復=骨盆修復。
錯啦錯啦!盆底肌康復和骨盆修復不是一回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產后康復的一些內容,我們邀請了隨州東方醫院產后康復科黃主任,專門為我們來講講,到底什么是盆底肌康復,什么又是骨盆修復!
黃主任:“的確是很多寶媽們對產后康復都是一知半解,究竟要修復哪些?盆底和骨盆是不是一個地方?盆底肌和骨盆是不是做一樣就好了?還是說要都做呢?”
答案是:這兩者都必須做!
首先我們來說說盆底肌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盆底肌就像一個吊床,它支撐著膀胱、子宮、陰道、尿道和直腸,并且還具有多項生理功能;如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等。
在女性未懷孕之前,盆底肌的彈力特別好,維持著身體美麗的線條,還能提高性生活快感。
當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盆底肌不斷受壓,肌肉彈性會松弛、變薄,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對盆底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產后寶媽出現腰背痛、咳嗽或打噴嚏時漏尿、陰道松弛等,這些都是盆底肌肉受損的表現,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
什么是骨盆
骨盆在人體的中間,承載著上半身的力量,同時又協調著下肢體的活動,由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孕期,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做”松弛素“的激素,它能夠讓骨盆恥骨聯合變得松弛,韌帶和肌肉都變得松弛,有助于分娩時骨縫的打開,簡單地說,就是為了讓胎兒順利分娩。
所以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孕晚期胎兒已經降入骨盆內,恥骨聯合已經打開。
所以,盆底肌和骨盆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各位寶媽們都懂了么。
黃科
門診婦產科 主治醫師
畢業于湖北醫藥學院,研究生學歷。從事婦產科一線臨床工作十余年
在隨州市中心醫院、武漢中南醫院等多家三級甲等醫院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
擅長:新式剖宮產、子宮附件包塊、子宮肌瘤剔除術以及宮腔鏡手術擅長產科孕產婦規范性孕期管理及高危孕婦個案性管理。
黃主任溫馨提示:
產后半年內是盆底肌恢復的黃金時期,產后超過42天、子宮恢復良好、無感染的女性可及時到醫院進行盆底肌檢測及康復,這樣有利于及時發現并減少盆腔器官脫垂、陰道松弛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