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疾病
都說10月懷胎孕媽們享受的是皇后般待遇,然而在孕育的路上也總是充滿著諸多的未知和考驗,比如很多疾病就特別容易盯上準媽媽們。
感冒。懷孕后,孕媽媽的抵抗力較低,很容易感冒。所以懷孕后更要積極預防。一旦出現感冒首先要分清是普通型的小感冒,還是病毒性的流行性感冒。如果是一般的小感冒,建議用物理治療的方式,如:通過多喝白開水、保持睡眠充足、多吃水果和綠色蔬菜、注意保暖等方式來治療。但如果準媽媽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并伴隨出現發燒等現象,則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孕婦的癥狀作一些特殊處理,以免胎兒受影響。
便秘。便秘是孕期非常常見的情況。孕媽媽發生便秘,最好的改善方法是從生活方式著手,而不是用藥解決。保證充足的睡眠,適量活動。多攝取纖維素食品,比如糙米、麥芽、全麥面包、酸奶,還有新鮮蔬菜、新鮮水果。多補充水分,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糞便在體內積存過久。另外,可以應用一些含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纖維的食物或藥物等治療,調整腸道功能,促進腸蠕動,對胎兒也沒有不良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據國內資料顯示,糖尿病孕婦的胎兒發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婦高2-3倍。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大都存在飲食的不合理的情況,所以平時準媽媽一定要在飲食上加以控制,并應在孕24~28周時到醫院進行糖尿病篩查。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齡偏大或肥胖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懷孕后應盡早接受糖尿病的篩查,以便及早診斷。
貧血。因為在懷孕開始時就沒有儲存足夠的鐵,來滿足身體對鐵需要量的增加,所以很多孕媽在孕中晚期就會出現貧血癥狀。我國推薦孕婦每日鐵的供給量為28毫克,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孕婦應多吃含鐵及葉酸豐富的食品。膳食中鐵的良好來源為動物肝臟、動物的血、畜禽肉類、魚類,尤其是紅色瘦肉、綠色蔬菜是補充葉酸的良好食物來源。但植物不利于鐵的吸收,因此不是鐵的良好食物來源。黑木耳、莧菜、菠菜等含鐵較高,在孕期可適當吃些,作為鐵質的補充。
皮膚過敏癢。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皮膚過敏是正常的妊娠反應。女性懷孕后受激素變化的影響,經常會出現短期過敏性皮膚炎癥,導致皮膚瘙癢,。為了預防皮膚瘙癢的出現,孕媽媽要選擇寬松、純棉的衣服,注意日常的清潔,不進食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海鮮等過敏源食物也要留心。